近期,中央继续强调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围绕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目标,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,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。随着各地调控政策效果逐渐显现,房地产市场热度已明显降温。9月底,中央接连释放稳楼市信号,央行“两个维护”对稳定市场预期、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。“国庆”长假期间,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市场表现一般,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三成,短期看稳预期政策尚未明显传导至市场端,未来仍依赖于各地落实执行情况。
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
市场延续降温态势,二线、三四线代表城市降幅均超四成
表:2021年“国庆”假期部分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情况(单位:万㎡)
备注:北京、济南为5天数据,一线城市同比按上海、深圳和广州数据计算
数据来源:中指数据CREIS
“国庆”假期房地产市场延续9月低温态势。根据中指数据CREIS,今年“国庆”期间(10月1日-7日),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33%,购房者置业意愿不足,市场情绪延续9月观望态势。
一线城市成交规模同比基本持平,二线、三四线代表城市降幅均超四成。“国庆”期间,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42.19万平方米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二线和三四线代表城市受前期楼市调控政策影响,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。二线代表城市“国庆”期间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35.32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43%;三四线代表城市“国庆”期间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3.6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44%。
典型城市
北京:
“国庆”期间,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5.74万平方米(2019年同期为2.06万平方米,2020年同期基数亦较低)。据中指监测,多个项目在“国庆”假期前后集中开盘,其中不乏首批集中供地项目。为吸引更多购房者,开发商纷纷推出线上购房节、线上直播、国庆特惠等营销策略促进项目销售。整体来看,在供应改善下,北京房地产市场仍保持了一定活跃度。
上海:
“国庆”期间,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7.86万平方米,较去年同期下降42%,市场表现平淡。假期当周,部分项目开启黄金周优惠促销,在楼市降温的大环境下,上海购房者更加理性。
深圳:
“国庆”期间,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0.99万平方米,较去年同期增长175%。“国庆”期间,开发商加大推盘力度,新房供应量大幅增加,带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,但成交去化率不及以往。预计四季度,在供应改善下,新房成交规模仍有一定规模。
武汉:
“国庆”期间,武汉商品住宅累计成交8.82万平方米,较去年同期下降55%,市场热度明显下降。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,购房者置业信心不足,大部分购房者观望心态仍然比较浓厚,但部分开发商为加速去化,推出了特价房、工抵房等促销活动,在折扣促销活动下,“捡漏”心态带动购房客流在十一期间上升。
青岛:
“国庆”期间,青岛商品住宅累计成交8.51万平方米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受9月楼市表现一般影响,“国庆”期间,开发商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加速销售回款。例如有的项目通过“去精装”来降价销售,有的项目则通过“工抵房”、“送车位”、“返首付”、“特价房”等方式来促销跑量。整体来看,目前客户观望情绪基本形成,冷热不均仍是青岛楼市的基本面,存量较大的近远郊板块价格下行趋势明显,热点板块价格仍有支撑。
短期整体市场预判
9月底,中央接连释放稳楼市信号,央行“两个维护”对稳定市场预期、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。各地继续大力度加码的可能性明显降低,政策微调预调的空间已打开,部分城市按揭贷款额度和放款时间、房贷利率、限签等政策均有微调的可能,以稳定市场预期。
整体来看,“国庆”假期市场情绪延续9月较为低迷态势,稳预期政策效果仍需要时间验证。展望四季度,部分城市存在政策微调预期,整体市场有望改善,但政策环境仍较为严格,短期市场仍有调整压力。重点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项目即将入市,市场竞争或将更加激烈,在此背景下,房企应加大对城市市场周期及政策变化研究力度,加强竞品监控,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,把握市场机会;同时,房企应持续优化产品,打造差异化、有竞争力的产品,注重品牌建设,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。
中指·项目云对城市各类政策进行了结构化处理,并通过市场热度变化、城市基本面变化、外部环境变化构建政策预警模型,预判城市政策走向。同时,结合城市所处阶段及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趋势预判,帮助房企精准把握市场周期性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