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谁的成功,是随随便便得来的!
每一个成功的人,都会有那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。如今的马云,已经站在互联网行业的最顶端,无论就财富还是影响力而言,都是如此。
但是,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,二十年前的马云,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失败者。
一个走在悬崖边上,差点失足坠崖的人。
成功前,他创业失败4次
如今,已经很少再提及那段往事了。
更多人说的都是,阿里巴巴的“十八罗汉”是多么多么的了不起,被称作“阿里铁军”的销售团队是如何的所向披靡,六分钟搞定孙正义2000万美元投资,雅虎10亿美元的入股助推了淘宝的野蛮生长。
但是,在1999年之前,马云其实还是个“失败者”!
1992年,英语老师出身的马云第一次创业,创办了海博翻译社。尽管严格来说这应该算是相关领域内创业,但是最终在那个大环境下,收入远远比不上支出,哪怕他背着麻袋去义乌贩卖各种小商品为翻译社输血,无奈最后还是失败。
加上翻译社存在的制度性缺陷,甚至于说内部员工“偷钱”,第一次创业的梦想就被这样无情的浇灭。
1995年,受互联网的影响,马云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中国黄页,这也是马云的第二次创业。如今回过头再看,这次创业的商业模式不能说失败,只能说太超前了。另外,由于与中国电信在股权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,最终马云黯然离场。
第二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!
1997年,受中国黄页积攒起来的影响力,马云受当时某部委的邀请创办了国富通技术,开始了第三次创业经历。
但是,严格意义上来说,尽管马云作为老板,但实际上背后还有大老板,因此很多经营理念其实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,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。
最终,双方因为意见不合分道扬镳,马云的第三次创业也就草草收场。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“事不过三”,当一个人失败了三次的时候,就连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也会怀疑自己。但是,就在这种怀疑中,马云又开始了第四次创业。
1998年,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团队在北京做一个项目,但是在坚持了14个月之后,还是坚持不下去了。于是,才有了重任离开北京前游览长城的经典一幕。在一双双迷茫的眼神背后,马云紧接着带领原班人马开始了第四次创业。
直到这次,才在杭州的土壤上诞生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帝国!
最窘迫的时候,公司账上仅剩200元
即使注定是传奇,但最开始的时候,也必须是磨难加身的。
在这一点上,电影剧本和现实保持着高度一致!
最开始,不懂技术的马云在阿里巴巴扮演的角色,其实就是“推销员”的角色。这个颧骨深凹、体重只有100磅、背着黑色单肩包的男人,一家一家的“登门造访”。
这段日子里,被拒绝过,也被无情的嘲笑过。甚至,被狗追、被保安赶,都是家常便饭。
所谓的“十八罗汉”也只是后来的称呼,当时的阿里,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:
互联网行业的小丑!
没人看好,也没人在乎。
互联网行业始终是个烧钱的行当,即使在20年前也是如此。在国内大部分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何物的时候,阿里作为先行者就要去介绍电子商务的概念。
这自然是不被接受的。
最惨的时候,阿里巴巴公司的账上仅剩下200元人民币。但即便如此,马云还是拒绝了好不容易谈成的投资意向。
因为在他记忆里,中国黄页留下的伤痛始终记忆犹新。如果不能按照马云的构想走下去,如果马云不能控制这家公司,那么即使将来成功,也是一种失败。
最苦的时候,十几个大老爷们深夜回到出租屋后,只能用两毛钱打一壶热水,一般用来泡脚一般用来泡面,这都是第一批阿里销售人员亲身经历的事情。
男人的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
人们都说,要想成为哲学家,那么必须体验常人没有的苦。
才能悟道。
如今的马云,在各种场合总是妙语连珠、指点江山。但是实际上,这一切风光的背后,其实都是源于曾经的苦难。
没有谁天生就是导师,所有的胸怀,都是泪水浇灌出来的。
现在,没有人再嘲笑马云丑了,只能他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这样调侃一下自己。但是20年前这个男人,做不了警察也做不了服务员,就连高考也考了三次。
最后上的也只是极其普通的师范学院。
在现实里,为了生存,马云曾经打过零工、送过杂志,也被当做是一无是处的废物,也被当众嘲笑成骗子。
人生就是如此,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将来成功的时候,能够尽情的绽放。
关键词: 马云